close
棒球文備份, 不喜勿入


"投手的軸心腳將身體向前推送的最大力量和此時 ( 大約是自由腳著地前 ) 垂直施予地面的力量,自由腳在球出手時阻止身體向前移動的力量,以及此時垂直施予地面的力量,都與球速有明顯的正相關。也就是說,在跨步的時候軸心腳要強力而直接地推動身體向前,而自由腳要在著地後強力阻止身體的前移,並且用力地往地面踩下去。"
-民明網, "台灣棒球七大不思議其之三 投手永遠不會利用下半身" 民明運動科學特搜班 總長

下半身的所謂用法就是這麼單純。能發揮到什麼程度就端看投手的協調感和天份如何。而各個投手達到這個目的的作法不同,如此而已。只要大家都是在地球上投球,所用到物理機制就必然相同,並不會有比較重視上半身或是比較重視下半身的差別。

至於台灣一般流行的"美帝比較重視上半身"這種說法,代表的是觀察點錯誤,下半身不是看誰動作比較大就有重視。MLB的現役火球投手如Scott Kazmir,Justin Verlander,加上一隻腳踏進名人堂的Randy Johnson和已經在裡頭的Sandy Koufax,這些速球派投手的共同點就在是1-自由腳跨前時軸心腳有確實踢地,2-自由腳落地+球出手的一瞬間,自由腳是"踩下去出力"的,膝蓋有沒有打直則因人而異,但重點是腳有踏實支撐身體。所謂的美式下半身這種說法,可以說在實際上並不存在,他們只不過是沒有叫所有人都去練大跨步罷了

美國雖然運動科學和傷害防護的發展發達, 但在投手的姿勢這方面本質上還是(透過大量統計資料和實驗數據得來的)經驗法則,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下,教練並不是直接傳授投手姿勢,而是提示選手用力的時間點和重心,然後讓選手自行尋找適合自己的投球法,這套作法到了未開化的台灣叫練,和半開化的日本叫練手中,就變成"大跨步+腳打直=有用到下半身",而且為了追求這個表像修正跨步變大,反而無視於選手個人的協調性或投球機制,可謂本末倒置。我們甚至可以說,日式--或說東亞式的的大跨步,其實反而才是造成投手協調感不易調整的元兇,不是每個投手都可以跨那麼出去還踩穩的,你自己爬樓梯一步五六階看看能不能踏實。下半身不能踏穩,投球的出手點和Arm Slot就無法有效固定,球威和控制就出不來,手臂的負荷也會跟著增加。

投球機制的優劣與否,在於選手本身是否達到肌肉運動上的協調。美式說法和日式表面上的說法或許不同,但目的和實行面的結果並無二致。能丟出好球的選手都是確實執行在正確時間點出力,而不在於跨步大小。投手受傷與否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投球姿勢,而是疲勞。投球姿勢並不會直接讓投手變得容易受傷或耐操,但好的協調性--也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和位置用力--可以讓投手比較不會累積疲勞,從而減少受傷的可能性,但也就是"降低風險"而已。

台灣跟以前的日本只是在表面上重視下半身,但是觀念錯誤和技術落後的結果,叫練去改動姿勢反而會變成現在的這種狀況,結果是選手只好靠手臂的修正去丟球。所謂日式大跨步比較不容易受傷的說法,就如前文所述的,看不出來有什麼合理性,尤其實際上這種丟球法,是在要求投手的肢體作出比較劇烈的動作來達到姿勢的協調,從本質上來說是比較容易導致受傷的。

最後必須說明的是,MLB和NBP對於受傷的標準有很大的差距。美國傷害防護發達不是說可以讓選手完全不受傷,而是他們可以早期發現小傷或受傷的可能,進而防止這些傷勢危害到選手的生涯,而這是因為兩個聯盟競技水平的不同而出現的差異,競爭越激烈的職業運動聯盟,能允許的失誤就越少,即使是小傷帶來的水準稍降,也可能直接讓一個Staff Ace變成煙火製造機(看看Wang...),所以在現代的MLB幾乎不可能看到選手帶傷上場還能展現威力這種事,Curt Schillin的血襪之所以被稱為傳奇,就是因為它是百中無一的特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roshiJin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